3%,5%,10%,快消厂商O2O发展的“三段论”

九州物流网2021-08-12

  前段时间,《华山论剑·2021首期快消O2O研讨沙龙》会上品牌商、平台,以及背后的运营服务商,都对O2O的相关主题进行了探讨。

  如果说过去O2O还是一个不确定的趋势,那么现在O2O可以说是一个确定性的未来。

  过去的一年里,在疫情的催化下,O2O实现了迅猛的增长,各大品牌都相继入局。从初期的迷茫,到现在不少品牌商有了清晰的组织架构,配套的模式和打法,O2O正在成为一些品牌商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极为重要的渠道,快消厂商到底该如何面对,是拥抱or观望?是全力以赴or浅尝辄止?

  新经销有幸采访了开心果数智COO玄坤。作为不少快消厂商O2O背后的运营服务商,玄坤在品牌商做O2O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法论。希望这些认知和方法,能给快消厂商带来些许启发和思考。

  开心果数智COO玄坤

  3%,5%,10%,

  品牌商 O2O发展的三个阶段

  开心果数智成立在2004年,早期是做空中充值的,就是过去的话费充值卡,主要做线下。2015年,改名叫开心果网络,将业务从线下转到线上,比如作为支付宝、拼多多、京东等的话费充值中心的服务商。

  做快消新零售也是偶然发现的契机,很多品牌商和零售平台找开心果采购话费、流量卡,作为积分兑换的礼品。在这个过程中,开心果逐渐接触到新零售,认识到新零售未来是有巨大机会的。

  于是,2018年开心果孵化了一个新业务,专门做新零售的业务。起步的时候,是作为支付宝口碑的服务商,做超市线上优惠券的业务。

  随着支付宝口碑的团队被并到淘鲜达,开心果成了淘鲜达的运营商。从这个时候开始,开心果算是正式接触了O2O。

  玄坤告诉新经销,当时也不知道O2O会如何变化,但他们确信一点,O2O模式一定是消费者需要的。尤其在一线城市,消费者对便利性和及时性的需求很大,O2O的一站式购物和半小时/一小时达的快捷配送,是符合消费升级趋势的。

  早期的时候,玄坤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所有的品牌都没有想清楚O2O该怎么做,只是平台做了一个大促,有流量有补贴,一些品牌就做了。而且大多数都是外企在尝试,比如宝洁、联合利华、玛氏等。

  O2O的转折点其实是2020年疫情,在疫情的催化下,O2O的市场增长非常快。

  这个时候很多品牌突然意识到,消费者的行为习惯正在发生改变,O2O的便捷性、时效性,被大量消费者所接受,逐渐变成了一个流量聚集地,一个全新的重要渠道。

  这一点开心果服务的品牌客户数可以直观的体现,从2019年到2020年,开心果的客户数量实现了5-6倍的增长。

  也正是经过这一两年的高速发展,不少品牌商对O2O有了较为完整的认知,有了明确的组织架构和战略计划,但也有些品牌商还是处于起步,对O2O的发展前景不清晰。开心果根据过往的服务经验,将品牌商做O2O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O2O业绩占销量总体的3%

  特点:看到竞品在做,认为不能落后,就做了。人员、预算、资源,都不充足,公司本身也不是特别重视,可能就安排下面一个客户经理做这件事,费用只能靠别的项目挪一点。

  第二阶段:O2O业绩占销量总体的5%

  特点:公司管理层开始重视O2O,临时组建团队,设置一定的预算。这一阶段的问题是公司的组织变革跟不上O2O的高速发展,可能做O2O的人还兼职做线下KA,再比如KPI的设置、费用的归属,包括团队的归属等等,都没有完善。

  第三阶段:O2O的业绩占销量总体的10%

  特点:O2O的重要性上升到战略层面,公司成立专门的新零售团队,有专门的分管领导进行管理,并且预算充足,甚至从每个大区,每个销售中心,包括市场部,都会挪部分预算给到新零售团队。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做O2O的品牌商主要是集中在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还没有把O2O当成一个战略层面的事情,或者说在组织上还没有匹配足够的能力。

  当前品牌商做O2O面临的三个挑战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弄明白一个问题:O2O的本质是什么?

  O2O不是去颠覆零售行业,而是用互联网的技术,对人货场进行重构,对零售进行赋能。

  从过去的传统门店,到传统电商,到现在的近场电商,本质都是交易的场景发生变化。O2O通过互联网+数字化+场景的方式,让品牌商能更近距离接触消费人群,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当然,在新模式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些全新的挑战:

  第一,目前O2O的市场不成熟。这就导致不管是品牌商,还是平台,在前期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采用了价格战的方式去操作。

  比如某件商品线下是30元,线上也是30元,但是线上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服务,线上下单半小时/一小时到家。

  原本应该为这个服务付5元的履约费用,但是由于市场的不成熟,这部分费用就没有转接给消费者。这就导致出现一个局面,谁来为这笔费用买单,平台?品牌?零售商?

  结果所有的参与者好像都没赚到钱,但是又不得不做。因为线下的流量流失确实严重,在存量中找增量,今天你不做这件事,无论是品牌商还是零售商,销量一定会下降。

  第二,品牌商在组织和战略上没有一个清晰地认知。O2O到底是一个新渠道,还是在原来现代渠道衍生出来的一个补充的渠道。

  货是在线下的,流量和场景以及交易行为是在线上的,这部分销量算谁的,KPI怎么去均衡,没有统一的标准,每个品牌商都有自己的选择。

  这里面也有一些品牌商走在了前沿,做了一些考核上的调整,比如从过去单一的销售指标,逐渐增加了渗透率、市占率、客单价、拉新等等。

  第三,整个行业的基础建设不足。传统电商已经发展了十几年,整体的基础设施已经很完善,数据开放性,消费人群标签,交易链路的监测等等,都很明确,而O2O其实都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很模糊。

  对于品牌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不知道怎么衡量效果。如果花时间、花精力去做这件事,与最后的产出是否成正比,是不是值得。

  这个问题是需要平台进一步去落实的,平台要拿出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告诉品牌商投入产生的效果。比如投入100万,最终的销售额也只有100万,但是带来了更高的曝光,触达了更精准的人群,带来了更多新的消费者,那么投入就是值得的。

  品牌商如何做好O2O

  O2O作为一个确定性的趋势,毋庸置疑,品牌商一定要去做。但是如何去做,不是随便找一个客户经理,带着两三个人就能做好的。

  从结果导向看,O2O的影响主要有两块,一是促进销售,二是提高品牌声量传播。这两个影响对应的是两个核心部门,销售部和市场部。销售部在细分一点,线下KA部门,CVS部门,线上电商部门或者新零售部门。

  这种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做好O2O一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首先一点,O2O一定是一把手工程,要能链接好销售部和市场部,多部门协同作战。

  第二,明确谁来管O2O的问题,是部门直管还是区域负责。每个品牌商内部组织架构是不同的,比如有的按照零售系统分,大润发、永辉等等,有的是按照大区划分。

  有了明确的组织架构之后,接下来的核心就是做什么。O2O有两个核心的动作,一是覆盖分销,商品线下有没有进场,线下进场之后线上有没有上翻。这就要求线上线下的团队有密切的配合,及时进场,及时上翻。

  二是价格管控,选品和价格要全局一盘棋去看。线下的销量结合线上的销量,从整体去看应该选什么样的品,做什么样的促销折扣。

  第三,营促结合,品牌商做好费用划分。假设一个企业,市场部一年的费用是1亿预算,电商一部分,传统渠道一部分,现代渠道一部分等等,现在能不能在这里面拿出一部分,给到O2O。

  其实已经有品牌这样做了,比如原来有5个点的临促费用,现在缩减到3%,多出来的两个点转移到线上,同样是做促销。

  第四,基于品类,选择平台。不是每个品类都适合上所有平台,品牌在做O2O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的品类,选择针对性的平台,比如美团的酒水休食销量好,京东到家、淘鲜达的粮油米面销量好等等。

  写到最后:

  过去的一年里,O2O高速的增长,让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开始布局O2O,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多都还在尝试和探索的路上。但这并不妨碍O2O成为渠道未来的战略重点,消费者的心智和行为习惯已经被潜移默化地影响,品牌商必须及时跟上,才能在存量中找到更多的增量。

  本文来源于罗戈网,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你的观点

50%赞成
50%反对
中国零担物流首选品牌 广告广告

相关推荐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