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资讯 > 新闻资讯 > 物流头条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末端配送日趋完善 北京将加快推广集中投递模式

      1月17日,市人大代表、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局长王跃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间隙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2019年,北京将出台有关快递末端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的相关文件,提速完善智能快递柜以及社区快递共同配送站等基础设施的搭建,推广集中投递模式,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快递业务保持高速平稳的发展态势,末端配送体系也日趋完善。快递量高位增长促使相应政策出台,释放政策红利之时也需让行业更加规范发展。王跃表示,集中分拣处理模式将推动众多快递企业采取集约化共同配送模式,共用同一个分拣配送场地,企业要充分利用《北京物流专项规划》、《北京市物流业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的有利时机,基于现有网络空间布局和需求结构,进一步完善末端基础设施。“快递设施的规范化建设更加有助于推动行业有序发展。”王跃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强调,规范快递服务末端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是2019年邮政快递业发展的关键。

                        

        王跃进一步解释称,相关文件将对快递服务设施的硬件规范与软件标准做出详细的规划,硬件规范将涉及快递分拨中心、共同配送中心、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布局设计,软件标准则主要集中在服务标准。

     “快递服务民生,规范化管理才能有利于快递行业实现健康发展”王跃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增速趋缓 服务民生作用凸显

        规范快递设施政策的出台,与快递行业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的时间节点不谋而合。王跃透露,2018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2.1亿件,首次出现负增长。在“双11”表现尤为明显,2018年“双11”的快递总处理量在11月14日达到峰值为2000万件,相较于2017年的2500万件有所下降。

        原有区域分拨功能逐步疏解,同城快递业务量占总业务量超过50%,投递量25.12亿件,同比增长14.3%,北京已经由快递“输出型”转变为快递“输入型”城市,首都邮政业高质量服务城市运行和民生需求作用日益显现。

        王跃称,虽然快递量增速趋缓,但是企业仍然不断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例如使用信息化手段,能够根据仓库的承受能力进行分时段有序地输出,使用智能化分拣设备,提升了分拣速度和分拨中心处理能力。

                          

        实际上,众多快递企业投入了大量的智能化仓储机器人,改变了传统仓库“人找货”的模式,实现“货找人”、“货架找人”。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中通在北京的运转中心投入的单层分拣系统每小时处理能力达2万件左右。京东物流负责人对北京商        报记者称,在亦庄智配中心,京东物流通过使用智能化分拣设备,减轻了配送员装卸重物的负担,整体效率提升3倍;智能包装机的打包效率高达每小时1000件包裹,较传统的打包作业提升10倍。

       深入社区 填补基础设施空白

       北京地区快递量有节奏稳步增长时,快递企业仍旧需要大量场地分发快递,有限的空间内增添基础设施就成为迫切之事。“未来,北京六环以内将增加120个可共享的集中分拣处理点,每个社区都将由这些集中分拣处理点完成配送”王跃直言,快递企业在分拣、干线运输等方面已经较为完善,但在城市内的快递基础设施还是短板。“2019年要对快递企业的用地布局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增加多家快递企业共用的分拣处理站点填补相应的空白。”

                        

       实际上,一系列促进快递末端综合服务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在接连落地。2018年5月正式实施《快递暂行条例》提出,鼓励多个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快递末端服务。

       除增加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外,增加智能快递柜仍需提上议程。据了解,2018年北京市全年新增智能快递柜5100组,累计达到1.29万组,格口数达到115.9万个。2018年通过智能快件柜投递快件2.25亿件,而去年总的投递量为25.12亿件,箱投比例8.96%。王跃称,2019年智能快递柜的投递量将超过12%。这意味着这一占比将同比增加3.04个百分点。

本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更多有关优质物流公司、线路推荐,发货技巧知识等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