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登录 / 注册

网站地图

广告 广告

•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物流学院 > 物流技术 >正文
  • 阅读量
  • 收藏
  • 480
  • 分享

仓库区域协同与人员调配

  前言

  仓库分区域管理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做到责任落实到人。这一点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仓储领域尤为重要。

  但与此同时,区域管理虽然实现了专业化分工,责任落实的问题,但另一方面:由于人的天然趋利避害的本性,必然会导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

  由此,我们时常会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某个区忙得脚不沾地,某些区却坐着没事干。有的人甚至为了不被领导认为工作不积极,装作正在热火朝天劳动的样子。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仓库中并不少见。,本质在于管理者图省事一刀切的思维所致。首先,在设定区域划分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订单量不同的前提下,区域内的工作量必然不同的问题。那么就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而不能一刀切的不管不顾。

  那么这样必然就必然要涉及到区域协同的问题。

  协同之殇

  遗憾的是,大多数管理者为了实现资源平均分配问题而做出的很多努力,看起来似乎都不是那么的奏效。

  有的人甚至提出了经济激励手段,提出岗位协作规则:各区工作不太忙时,鼓励主动帮助其它岗位。协助内容包括:装箱复核、商品上架、到货清点、拣货等。被帮助的区域负责登记,记录协作事项、时间、时长(以半小时为单位)。协助不能自己登记自己。每个月统计总工作量,根据排名进行奖励。

  但时间久了,有的岗位协作做的多,有的岗位因为工作确实忙协助平时不多。按月排名总也排不上,于是慢慢懈怠了。

  这样设计的明显问题在于无法进行合理公平的量化统计,应该由排名改为累计形式,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奖励。

  绩效体现

  接上文:由于采用可量化的方式进行协同性资源调配,那么就必然要从工具和方法上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改进。

  在仓库人员管理当中,工作人员的效率往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如何有效、科学的监控这一数据则是重中之重。以往的数据统计中,管理人员往往将固定的工作量派发下去,依据工作人员的完成时间来判定其效率,但这样的统计未必精确也未必可以真正的反应一个工人的工作量。

  举例来说:当两个工作人员的平均工作效率差不多的时候,传统的统计方法往往无法看出在仓库业务峰值时的人员工作效率,而通过WMS系统则可以实现这一点。

  当工作人员在仓库中接到PDA手持机中的命令时,WMS系统开始记录其工作。当中使用叉车,扫描货物,货物上架后扫描货架等工作都会一一记录下来,拥有这样丰富的数据源,试问传统的不科学的统计方法是否还有意义存在下去?

  仓库管理人员对于工作人员的质量监控往往是在一段工作以后才可以进行检查。以仓库6S整理为例,如果使用WMS系统进行监控,当工作人员完成整理后完全可以汇报完成该工作,管理人员接到信息后可以选择检查或不检查,从而对仓库人员进行规则上的约束,同时对于他们也是一种无形的敦促。

  再有,仓库人员的每一步工作都记录仓库管理系统当中,这对于仓库当中的责任划分和质量追溯都是非常有效的依据。

  因而需要解决人员调配的问题,使仓库的经营组织合理化,对仓库的作业流程有很大的好处,同时库位的分配也关系着整体业务流程的效率,科学化分配库位对仓库管理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来源于SmartWMS智慧仓储管理系统,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关键词: 仓库,仓储,管理